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前言:1949年,解放军进行正规化建设,55个纵队加上其他的部队,总计改编为67个军。解放军总计有67个军,但是番号则排到了70军。56军、57军、59军这三个番号,从来没有使用过。2017年军改后,各军番号都已撤销。番号不再,军史永不磨灭,让我们回顾各军的峥嵘岁月!
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军,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第7纵队在山西省吕梁地区组成,辖第19、第20师,共1.1万余人。1949年5月,华北军区独立第5旅改编为第21师,拨归第7军建制。6月,第7军由晋入陕,归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建制。11月转隶第2兵团建制。隶属第一野战军。。彭绍辉任军长,孙志远任代政治委员,黄忠学任政治部主任(后罗贵波、冼恒汉先后任政治委员,孙超群任副军长,何辉燕、王兰麟先后任参谋长,侯维煜任政治部主任)。
中国陆军军旗
1948年7月,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所属吕梁军区机关一部及独立第10、第12旅,在山西省汾阳县组成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,共1.1万余人,归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指挥。彭绍辉任司令员,孙志远任代政治委员,陈刚任参谋长。纵队成立后,仍在晋中地区作战。10月初,在华北军区第1兵团指挥下,由清源(今清徐)东渡汾河参加太原战役。至11月,攻占太原城东北高地风阁梁及城东要点牛驼寨,控制城北机场。后奉命转入休整。
开国上将彭绍辉
1949年2月,根据中央军委1948年11月发布的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,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军,隶属第一野战军建制。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所辖的独立第10、第12旅依次改称第19、第20师,共1.1万余人:同年5月,华北军区独立第5旅改编为第21师,列入第7军建制。彭绍辉任军长,孙志远代政治委员。4月,参加总攻太原。在太原战役中,第7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人,俘其第19军军长曹国忠。5月,军部率第19、第20师由晋入陕归建(第21师留太原执行警备任务)。6月,第7军编入第1兵团。7月,参加扶郿战役,陇东战役。在陇东追击战中,会同第1军在陇县固关镇地区歼灭国民党军骑兵第14旅。8月解放天水、西和、礼县,歼灭国民党军第244师一部。随后,留驻天水地区,配合第18兵团牵制秦岭地区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,掩护野战军主力西进。10月,第21师抵天水归建。11月,第7军转隶第2兵团建制。12月参加陕南陇南地区作战,先后解放陕西省略阳县城和甘肃省南部各县。第19师随第18兵团入川作战。1950年初,第7军分别在陇南和四川省金堂地区执行剿匪任务,并改编国民党军起义部队4.3万余人。3月以后参加修建天兰铁路(天水―兰州)。11月,第20、第21师奉命分别开赴济南、锦西改编为炮兵部队;军部仅辖第19师。
开国中将冼恒汉
1951 年10 月5 日,第7 军番号撤销。军部一部充实第一高级步兵学校,另一部与西北军区航空处合并组成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。1952年8月,第19师改编为空军第16师。解放军第7军在解放战争时期,先后转战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等省,涌现出范来宝、阎三毛、边子正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。军长彭绍辉,1933年,在第四次反“围剿”中不幸负伤,被截去了左臂,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,被称为“独臂虎将”。前两任政委孙志远和罗贵波因为工作原因,未参加授衔。
标签: